秋季托管招生旺季!7招让机构脱颖而出,轻松填满生源
开学季临近,托管机构的招生战也悄然打响。不少校长发愁:“周边托管这么多,怎么才能让家长选我们?” 其实,招生不是 “靠运气”,而是靠 “精准定位 + 有效宣传 + 优质服务” 的组合拳。
今天晋级托管分享7套实战招生策略,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服务,帮你打通招生全流程,既能吸引家长报名,又能留住老客户,让秋季招生不再难。
一、招生前先 “找准定位”:别盲目跟风,明确 “你为谁服务”
很多机构一上来就发传单、做活动,却没搞清楚 “我要招什么样的学生”“家长最需要什么”,结果忙活半天没效果。招生前,一定要先做好2件事:
1. 明确 “目标群体”,针对性设计服务
先调研周边情况:
如果周边是双职工家庭多,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吃饭、写作业,就主打 “全托服务”,包含午餐、午休、作业辅导,解决 “家长没时间” 的痛点;
如果周边是重视成绩的家庭,就突出 “学业提升”,比如 “作业错题精讲 + 单元知识点巩固”,强调 “帮孩子查漏补缺”;
如果周边家长想培养孩子兴趣,就增加 “特色课程”,比如课后加入科学实验、创意手工,吸引 “想让孩子多学技能” 的家长。
比如有个托管机构,周边小学低年级学生多,家长最担心 “孩子吃饭不规律、作业没人盯”,他们就推出 “低年级专属托管”:包含营养午餐、作业陪伴、课后小游戏,还每天发孩子吃饭、写作业的照片,家长一看 “孩子在这吃得好、有人管”,报名率直接提升40%。
2. 提炼 “核心优势”,让家长记住你
别只说 “我们服务好、老师棒”,要具体到 “家长能感知的细节”:
比师资:“所有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,平均教学经验5年以上”;
比安全:“每天接送打卡,教室实时监控,家长可随时查看”;
比服务:“每周发成长报告,每月1次一对一家长沟通”。
把这些优势印在传单、海报上,家长一看就知道 “这家托管和别人不一样”,才会愿意进一步了解。
二、宣传要 “线上 + 线下” 联动:让更多家长看到你
定位明确后,就要通过宣传让家长知道你。单一的宣传方式效果有限,线上线下结合才能覆盖更多人群。
1. 线上宣传:低成本触达,打造 “熟悉感”
微信端:运营家长群和公众号,每天发3类内容:
托管日常:比如 “今天孩子们吃了红烧肉和蔬菜,都光盘啦”“课后一起做手工,孩子们笑得好开心”;
家长关心的话题:比如 “小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写作业习惯”“开学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”;
招生活动:比如 “秋季早鸟报名立减200元,转发朋友圈再送文具套装”。
短视频端:在抖音、视频号发短内容,比如 “老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日常”“孩子在托管做科学实验的片段”,配文 “开学没人管孩子?来XX托管,让你放心上班”—— 短视频更直观,家长容易产生信任感。
2. 线下宣传:精准触达,拉近距离
学校周边地推:开学前一周,在学校门口发传单、摆展架,传单内容别太复杂,突出 “3个核心信息”:机构名称、地址、秋季招生优惠(比如 “免费体验2天,报名送书包”);
社区活动:和周边社区合作,举办 “开学公益讲座”(比如 “如何帮孩子快速适应开学节奏”),或 “亲子手工活动”,现场设置报名咨询台,家长参与活动后,更容易接受招生推荐;
老客户转介绍:给老家长发 “推荐邀请卡”,推荐1个新生报名,老家长可获200元学费抵扣,新生获100元优惠 —— 老客户的推荐,比机构自己宣传更有说服力。
3. 体验课:让家长 “眼见为实”,打消顾虑
很多家长犹豫 “不知道托管好不好”,体验课就是最好的 “试金石”。设计2类体验课:
免费体验2天:包含作业辅导、午餐、课后活动,让孩子感受托管氛围,家长看 “孩子吃得怎么样、老师管不管”;
特色体验课:比如周末举办 “科学实验体验课”“创意绘画课”,吸引孩子兴趣,家长来接孩子时,再介绍秋季托管的课程和优惠 —— 孩子喜欢,家长更容易报名。
三、师资是 “信任基石”:家长选托管,先看老师
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 “老师好不好”。师资过硬,不仅能吸引报名,还能提升续费率。要做好3件事:
1. 招对老师:明确 “招聘标准”,不凑数
别只看 “有没有经验”,还要看 “是否有耐心、爱孩子”。招聘时重点考察2点:
沟通能力:模拟 “家长咨询孩子情况” 的场景,看老师能否清晰、温和地回应;
教学细节:让老师现场辅导1道小学作业题,看能否用孩子易懂的方式讲解。
优先招聘有教师资格证、1年以上托管教学经验的老师,入职后签订正式合同,给家长 “稳定感”。
2. 做好培训:让老师 “专业又懂服务”
岗前培训:新老师入职后,培训 “3大内容”:托管日常流程(接送、午餐、作业辅导规范)、沟通技巧(如何和家长反馈孩子情况)、应急处理(孩子突发不适、和同学冲突怎么办);
定期提升:每月组织1次教研会,比如 “如何辅导不同年级的作业”“怎样和内向的孩子沟通”,还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做线上讲座,让老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。
3. 展示师资:让家长 “看得见” 老师的优势
在机构门口贴 “老师简介墙”,包含照片、教师资格证、教学经验、擅长领域(比如 “李老师:5 年小学低年级教学经验,擅长培养孩子专注力”);
家长咨询时,主动介绍 “我们的老师每周会做教学总结,每月和您一对一沟通孩子情况”—— 让家长知道 “老师不仅专业,还会关注我家孩子”。
四、课程要 “有吸引力”:不止管作业,还要让孩子有收获
现在的家长,不满足于 “托管只看孩子写作业”,还希望孩子能 “学知识、养习惯”。课程设置要做到 “基础+特色” 结合:
1. 基础课程:做好 “核心服务”,让家长放心
作业辅导:分年级辅导,低年级侧重 “习惯培养”(比如教孩子整理书包、按顺序写作业),高年级侧重 “错题精讲”(比如帮孩子分析错题原因,总结解题方法);
生活照料:保证午餐营养(每周公布食谱)、午休舒适(定期检查被褥),每天发孩子吃饭、午休的照片,让家长放心。
2. 特色课程:打造 “差异化”,吸引家长选择
根据目标群体需求,增加 1-2 类特色课程:
针对重视成绩的家庭:加入 “单元知识点巩固课”“作文启蒙课”;
针对想培养兴趣的家庭:加入 “科学实验课”“书法课”“非遗手工课”;
针对低年级家庭:加入 “专注力训练课”“行为习惯培养课”。
把特色课程写进招生宣传里,比如 “报秋季托管,送 12 节科学实验课”,让家长觉得 “性价比高,孩子能学到东西”。
五、家长沟通:做好 “情感链接”,留住客户
招生不是 “报完名就结束”,做好家长沟通,才能提升续费率和转介绍率。要建立 “3 个沟通机制”:
1. 日常反馈:让家长 “随时知道孩子情况”
每天在家长群发 “孩子当日情况”:比如 “今天小明作业全对,还主动帮同学讲题”“小红午餐吃了2碗饭,午休睡得很好”;
每周发 “成长报告”:包含作业完成情况、行为习惯点评(比如 “本周按时完成作业,整理书包的速度比上周快了”)、下周建议(比如 “建议在家多让孩子练习系鞋带”)。
2. 定期沟通:拉近距离,解决顾虑
每月1次 “一对一沟通”:主班老师通过微信语音或电话,和家长聊孩子的进步、遇到的问题,比如 “孩子最近写作业不拖拉了,但口算速度还需提升,我们会在托管多练习,您在家也可以陪孩子玩口算游戏”;
每学期2次 “家长会”:线下或线上召开,分享孩子的学习成果(比如展示孩子的书法作品、科学实验报告),解答家长疑问,同时介绍下学期的课程安排 —— 让家长觉得 “机构很用心,一直在关注孩子”。
3. 反馈机制:听家长意见,持续改进
设置 “家长意见箱”(线上线下都有),定期收集家长的建议,比如 “希望午餐多加点蔬菜”“希望老师多关注孩子的写字姿势”;
收到建议后,及时回复家长 “我们已经调整了食谱,每周增加 2 次蔬菜”,并在家长群公示改进情况 —— 家长看到 “机构重视我的意见”,会更有归属感。
六、优惠活动:刺激 “快速报名”,提升转化率
家长报名时,往往会 “犹豫观望”,优惠活动能有效推动他们 “尽快决定”。设计3类优惠:
1. 早鸟优惠:鼓励 “提前报名”
开学前2周报名:立减300元,送书包 + 文具套装;
开学前1周报名:立减200元,送文具套装;
开学后报名:无优惠 —— 用 “早报更划算” 的机制,提前锁定生源。
2. 团报优惠:鼓励 “多带多省”
2人团报:每人立减150元;
3人及以上团报:每人立减200元,再各送1次特色体验课;
老客户带新客户团报:老客户额外获100元学费抵扣 —— 团报能快速扩大招生规模,还能借助家长的社交圈宣传。
3. 续费优惠:留住老客户,降低流失率
秋季招生时,同步推出 “老客户续费优惠”:
9月30日前续费:立减200元,送2节特色课;
推荐新客户报名:续费再享 9 折 —— 老客户是机构的 “核心资产”,留住他们比招新客户更省力。
七、员工培训:让每个人都成为 “招生帮手”
招生不是 “招生老师一个人的事”,前台、老师、保洁阿姨,都可能接触到家长,做好全员培训,能提升招生效果。
1. 招生技巧培训:让员工会 “沟通”
针对前台:培训 “家长咨询应对话术”,比如家长问 “你们和别家托管有什么不一样”,回答 “我们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,每天会发孩子的成长报告,还会定期和您一对一沟通,您可以先带孩子来体验2天,感受一下”;
针对老师:培训 “如何在家长接孩子时做宣传”,比如和家长说 “孩子最近进步很大,秋季我们会开作文启蒙课,对他提升写作很有帮助,您可以考虑续报”。
2. 服务意识培训:让家长 “感受温暖”
要求员工见到家长主动打招呼:“XX 妈妈好,孩子今天作业都写完了,还帮同学整理了书桌”;
孩子有小进步,及时告诉家长:“今天小明主动背古诗了,您在家也可以多鼓励他”—— 细节处的温暖,能让家长更认可机构,甚至主动推荐给朋友。
秋季招生,“服务” 才是长久之计
很多机构只关注 “招到多少人”,却忽略了 “招进来后如何留住”。其实,招生不是 “一锤子买卖”,优质的服务、专业的师资、有吸引力的课程,才是机构长期发展的核心。
秋季招生季,不妨从 “定位、宣传、师资、课程、沟通” 这5个维度发力,既要让家长 “愿意来”,也要让孩子 “喜欢来”,更要让家长 “放心续”。这样,不仅能填满秋季生源,还能为后续的招生打下好基础,让机构越做越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