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管校长别再当 “勤杂工”!学会 “做更少但更好”,校区和个人都能突破瓶颈

2025-09-30 18:14:49  浏览:65  作者:管理员

很多托管校长都有过这样的困惑:每天从早忙到晚,收作业、盯纪律、处理家长投诉、帮老师打杂,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,可校区业绩没见涨,自己能力也没提升;想做校区运营、课程优化这些重要事,却总被琐碎事务缠住,最后只能感叹 “太忙了,根本没时间”。其实破解这种困境的关键,不是 “更努力”,而是学会 “有选择地分配时间和精力”—— 只做真正重要的事,把它做到最好。


一、先破局:改掉3个错误思维,别让 “瞎忙” 拖垮你


很多校长陷入 “忙而无果” 的怪圈,根源是脑子里有3个错误想法,先把它们纠正过来,才能找到方向:


1. 别再说 “这些我必须做”:你不是校区的 “唯一执行者”


“收作业必须我盯,不然老师会漏”“家长找必须我对接,其他人说不清楚”“校区卫生必须我检查,不然不放心”—— 很多校长习惯把 “所有事” 都扛在自己身上,觉得 “这些事只有我做才靠谱”。但实际上,收作业可以交给班主任老师,家长日常咨询可以培训助教对接,卫生可以制定 “班级卫生表” 让学生轮流负责。你要想清楚:哪些事是 “只有校长能做” 的(比如校区战略、课程体系设计),哪些事是 “别人能做,只是需要你教” 的。把能放权的事交出去,你才能腾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。


2. 别再说 “这些都重要”:校区事务分 “轻重”,别把 “紧急” 当 “重要”


校长每天要处理的事很多:学生打架要解决(紧急)、家长退费要沟通(紧急)、校区下季度招生计划要制定(重要)、老师培训体系要优化(重要)—— 很多人会优先处理 “紧急的事”,却把 “重要的事” 一直往后拖。但你要知道:“紧急的事” 往往是琐事,比如学生打架,处理完只解决了当下问题;而 “重要的事”(比如招生计划、老师培训),才是决定校区长期发展的关键。每天花10分钟列 “事务清单”,把事情分成 “重要且紧急”“重要不紧急”“紧急不重要”“不紧急不重要”,优先做 “重要” 的事,别被 “紧急的琐事” 牵着走。


3. 别再说 “我能二者兼顾”:又想当 “勤杂工”,又想当 “管理者”,只会两头空


“我一边盯学生写作业,一边想招生方案”“我一边帮老师打印资料,一边跟合作机构谈合作”—— 很多校长觉得自己能 “一心二用”,既能处理琐碎事务,又能做重要决策。但实际上,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你在打印资料时,很难专心思考招生方案;你在盯学生纪律时,很难跟合作方深入沟通。最后往往是 “琐事没做好,重要事也没思路”。与其 “兼顾”,不如 “聚焦”:每天留 2-3 小时 “不被打扰的时间”,专门做校区战略、运营规划这些重要事,这段时间里,不接无关电话、不处理琐碎事务,专注把一件重要事做透。

托管校长别再当 “勤杂工”!学会 “做更少但更好”,校区和个人都能突破瓶颈

二、找对路:3步做到 “做更少但更好”,校长先从 “勤杂工” 变 “管理者”


纠正错误思维后,用这3个具体方法,帮你筛选 “重要的事”,排除 “无用的事”,把精力聚焦在能让校区和个人成长的关键上:


1. 探索 “高价值选项”:“做更少” 不是 “偷懒”,而是找 “能让校区突破的事”


很多校长觉得 “做更少” 就是 “少做事、少操心”,其实不是。“做更少” 的核心是 “做更有价值的事”—— 那些能让校区业绩增长、团队能力提升、家长满意度提高的事。比如:


  • 与其每天盯学生写作业,不如花时间设计 “托管特色课程”(比如 “作业高效完成法”“课后专注力训练”),让校区有差异化竞争力;
  • 与其每天帮老师打杂,不如花时间做 “老师培训计划”(比如每周一次 “教学技巧分享会”,每月一次 “家长沟通培训”),让老师能力提升,你也能少操心;
  • 就像比尔・盖茨会抽一周时间不工作,专门思考微软的未来方向,你也可以每月留1天 “校长思考日”,关掉手机,专注想 “校区下季度要突破哪个问题”“我的能力需要提升哪方面”。把 “低价值琐事” 减下来,才能把时间花在 “高价值事务” 上。


2. 排除 “低价值事务”:用2个方法,果断拒绝 “没必要的事”


校区里总有很多 “看似有用,实则浪费精力” 的事,比如:其他机构邀请你参加 “无意义的行业交流会”(没干货,只拉关系)、家长让你 “帮忙给孩子辅导私教作业”(超出托管范围)、老师让你 “帮忙处理个人请假事宜”(应该走行政流程)。用这2个方法,果断排除这些事:


方法一:放弃 “不错”,选择 “最好”—— 给事务定 “标准线”


比如你要做 “校区活动”,先定3个 “理想标准”:能吸引新家长报名、能提升老家长满意度、能让学生有收获;再定3个 “最低标准”:成本不超过校区预算10%、不需要占用你超过5小时筹备、老师能独立执行。如果一个活动(比如 “亲子手工日”)只满足 “最低标准”(成本低、老师能做),但不满足 “理想标准”(吸引不了新家长、对招生没帮助),那就果断放弃。别为了 “做活动而做活动”,只做 “能达到理想标准” 的事。


方法二:坚持 “90% 法则”—— 给事务打 “价值分”


做决定前,先想 “这件事对校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”,然后按 “0-100分” 打分,不够90分就拒绝。比如有人邀请你参加 “托管行业展会”,核心价值是 “能对接优质合作资源、学习同行先进经验”。如果这个展会只有10家小机构参加,没什么干货,那 “对接资源、学经验” 的价值就只有60分,果断拒绝;如果展会有行业头部机构分享、有100+优质合作方,价值能打95分,那就安排时间参加。对 “低价值” 的事说 “不”,才能把时间留给 “高价值” 的事。


3. 把 “重要事” 做到最好:做好2个准备,别让 “忙中出错” 毁了成果


上一篇:托管机构招生不用愁!异业合作攻略:选对伙伴、用对方法,轻松扩大生源

下一篇:校长老师收藏!托管招生5个黄金沟通技巧,成交直接翻倍

评论区

共0条评论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

【随机新闻】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