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管地推总遇冷?掌握 “1个核心+7个技巧”,从 “发传单” 变 “稳促单”
很多托管机构做地推时,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:看到家长就慌,传单往人手里一塞就跑,连介绍的勇气都没有;要么就是千篇一律问 “需要托管吗”,十有八九被拒绝,传单转眼就进了垃圾桶。
其实,地推不是 “盲目发传单”,而是 “精准触达家长、挖掘需求” 的过程。真正厉害的地推人员,既能吃透机构优势,又懂家长心理,还会用小技巧打破尴尬、促成转化。今天就分享一套托管地推的 “实战干货”,帮你从 “被动发单” 变 “主动签单”。
一、先搞懂 “3个关键”:地推前的准备,比发单更重要
地推不是 “说走就走的任务”,前期准备越充分,后期转化越轻松。核心要做到 “知己、知彼、知家长”,这是所有技巧的基础。
1. 知己:把自家托管 “说清楚、说动人”
很多地推人员被家长问 “你们托管有啥不一样” 时,只会说 “我们管作业、教知识”,这样的回答毫无吸引力。正确的做法是,提前把这些信息记熟、讲透:
核心优势:比如 “我们托管有专职老师盯作业,错题会当场讲解,不像别的地方只看着孩子写”“离学校步行5分钟,不用过马路,孩子安全家长放心”;
课程细节:如果推体验课,要明确 “29元4次课,每次1.5小时,教孩子时间管理+作业规划,还送错题本”;
真实案例:比如 “上学期有个三年级孩子,来之前作业要写到10点,现在1小时就能完成,还能主动复习”。用具体案例代替空泛描述,家长更容易相信。
2. 知彼:摸清对手,突出 “差异化”
家长选托管时,一定会对比多家。提前了解周边竞争对手的情况,才能在沟通时 “精准戳中家长痛点”:
比如对手 “只管作业,不管复习”,你就说 “我们每天会花 20 分钟帮孩子复习当天课堂内容,避免学了就忘”; 比如对手 “孩子多、老师顾不过来”,你就说 “我们每个班不超过 10 个孩子,老师能逐个检查作业,不会漏过错题”。
3. 知家长:懂需求,才能 “说到心坎里”
不同家长的需求不一样:有的家长怕孩子作业写不完,有的怕孩子安全没保障,有的想让孩子顺便补弱科。提前储备这些知识,沟通时更有针对性:
对焦虑 “作业拖拉” 的家长,说 “我们有‘作业计时法’,帮孩子规划写作业的时间,比如数学 40 分钟、语文 30 分钟,慢慢改掉磨磨蹭蹭的习惯”; 对担心 “安全” 的家长,说 “孩子放学我们有老师接,进托管要签到,离校要家长亲自来接,每天会发孩子的学习照片到群里,让您随时知道孩子情况”。
二、7 个实战技巧:从 “发传单” 到 “促转化”,每一步都有方法
做好前期准备后,接下来就是用技巧打破尴尬、拉近距离、促成转化。重点解决 “传单怎么递、家长怎么聊、如何留联系方式” 这3个核心问题。
1. 传单别用 “纸”:换个载体,提高留存率
普通纸质传单的 “存活时间” 不超过3分钟,不如换个家长 “舍不得扔” 的载体,让机构信息多留一会儿:
夏天用 “扇子”:把托管名称、地址、电话印在扇面上,家长哪怕暂时不需要,也会留着扇风,出门时还能帮你 “流动宣传”;
用 “手提袋” 装传单:把托管介绍、体验课海报放进印有机构 LOGO 的手提袋里,家长买菜、接孩子时用着方便,自然不会轻易丢掉;
2. 选对人:别乱发,找 “有需求、有时间” 的家长
不是所有家长都值得花时间沟通,优先找这类 “高潜力目标”,效率更高:
状态放松的:比如在学校门口提前等孩子的家长,没打电话、没玩手机,有空听你说;
扎堆聊天的:如果几个家长聚在一起,先找 “话少的” 递传单 —— 话少的家长往往对当前话题不感兴趣,更容易接传单;他一接,旁边爱表现的家长也会跟着接,避免 “一个拒绝,全组拒绝”;
主动问的:如果家长盯着你的展架看,或者问 “你们托管怎么收费”,一定要抓住机会,这是最直接的潜在客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