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管机构招新续费难?3步做好员工激励,业绩自然涨
对托管机构来说,招新是 “开源”,续费是 “节流”,而员工是连接这两项业务的核心纽带。很多机构校长愁 “招新没人冲、续费没人盯”,其实问题根源在于没做好员工激励 —— 要么氛围松散没动力,要么机制模糊没方向,要么业务落地没抓手。今天分享3个实操步骤,帮你把激励落到实处,让员工主动为招新续费发力。
一、先搭 “激励氛围”:让员工有目标、有干劲
不少托管机构的氛围是 “做一天算一天”:员工不知道机构要往哪走,也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和机构发展有啥关系,自然没动力拼业绩。其实,好的组织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—— 它能让员工认同目标、愿意跟着干,招新续费时才会 “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”。
搭建激励氛围,要抓3个核心:
1. 讲清 “我们要去哪”:明确愿景、文化和价值观
别只让员工知道 “要招多少学生、续多少费”,更要让他们知道 “我们机构要成为什么样的托管品牌”“我们做事的原则是什么”。比如把 “让中国的每一座小学旁边都有一所晋级托管学堂”作为我们的目标与决心,写在机构显眼位置,每周例会时偶尔提一提。
当员工认同这些理念,会觉得 “自己不是在卖课,而是在帮家长解决问题、帮孩子进步”,做招新续费时会更有使命感,而不是单纯 “为了业绩赚钱”。
2. 校长要 “带头干”:一把手是氛围的 “定海神针”
很多校长总说 “员工没干劲”,却忘了自己是团队的 “榜样”。如果校长每天只待在办公室,不跟员工聊招新难点、不看续费数据,员工自然也会 “佛系”;但如果校长经常和市场岗一起跑社区、和教务岗一起聊家长需求,甚至在招新旺季带头打电话邀约,员工会更有紧迫感和动力。
另外,校长要多和员工互动:比如每周找1-2个员工聊 “最近招新遇到什么问题”“续费有哪些思路”,及时帮他们解决困难。员工感受到 “校长和我们一起拼”,才会更愿意投入。
3. 保持 “创业感”:别让团队 “躺平”
哪怕机构已经运营了几年,也要让员工觉得 “我们还在创业阶段”—— 比如定期和员工说 “现在家长对托管的需求越来越高,我们要赶紧优化服务,才能留住老客户、吸引新客户”,让大家有 “不进步就会被淘汰” 的紧迫感。
同时,多传递 “优秀机构的共性”:比如 “做得好的托管都很聚焦 —— 要么把作业辅导做精,要么把习惯培养做专”“他们都很重视家长反馈,每次续费后都会跟进满意度”,让员工知道 “我们要往这些方向努力,才能做得更大”。
二、再定 “激励机制”:让员工知道 “干好有啥好处”
氛围搭好了,还要有清晰的机制 —— 不然员工再有干劲,也会因为 “不知道怎么算奖励、什么时候给奖励” 而泄气。好的激励机制,要解决4个问题:“什么时候奖”“多久奖一次”“奖多少”“往哪个方向奖”。
1. 选对 “激励时机”:别等 “凉了” 再奖
很多机构会犯一个错:员工当月招新做得好,等到季度末才发奖金 —— 时间一久,员工早就没了 “获奖的兴奋感”。正确的做法是 “及时激励”:比如当月招新达标,月底发工资时就兑现奖金;甚至可以搞 “即时奖励”,比如某员工一周内邀约5个家长到店,当天就发50元购物卡,让员工立刻感受到 “干得好有回报”。
但要注意别 “超前激励”—— 比如还没完成招新目标就先发一半奖金,万一最后没达标,反而容易引发矛盾。
2. 定好 “激励频率”:常规奖+临时奖结合
激励不能 “一刀切”,要分 “常规” 和 “临时”:
常规激励:和月度、季度绩效挂钩,比如 “每月招新满8人,提成多10%”“季度续费达标,发季度奖金”,让员工知道 “只要按部就班干好,就有稳定奖励”;
临时激励:针对特殊节点,比如 “9月开学季,额外设‘招新冲刺奖’,一周内招新超10人,再发300元”“12月续费季,续费率超90%的班级,班主任奖200元”,用 “额外奖励” 刺激员工在关键期发力。
3. 控制 “激励程度”:别一次发完,也别太少
奖金发放要讲究 “节奏”:比如年度奖金可以分 “年底发60%+次年3月发 40%”,既能让员工年底有盼头,也能减少 “拿完奖金就离职” 的情况;如果是小额奖励(比如50-200元),可以一次性发完,让员工快速获得满足感。
奖励金额要 “有吸引力”:比如招新提成不能只给 5%,可以设置 “阶梯式提成”—— 招新5人以内提5%,5-10人提8%,10人以上提12%,让员工觉得 “多干一点,能多赚不少”。
4. 找准 “激励方向”:按需求来,按阶段调
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员工的需求分5层:生理需求(赚钱)、安全需求(稳定)、归属需求(团队认可)、尊重需求(被重视)、自我实现需求(成长)。机构要根据不同阶段,侧重不同需求:
初创期:员工最在意 “赚钱”,激励要多往 “现金奖励” 倾斜,比如 “招新提成提高、达标奖金翻倍”;
成长期:员工开始在意 “稳定和成长”,可以加 “社保补贴、带薪培训”,比如 “参与招新培训并通过考核,发100元学习补贴”;
成熟期:员工在意 “尊重和自我实现”,可以设 “优秀员工奖、晋升机会”,比如 “年度招新冠军,提拔为小组长”。
三、最后 “落地业务”:把激励和招新续费绑在一起
氛围和机制都有了,关键要落到 “招新” 和 “续费” 这两项核心业务上 —— 让员工知道 “具体做什么、怎么做,才能拿到奖励”,避免激励 “空转”。
明确指标:比如 “每日收集10条有效线索(家长电话+孩子年级)”“每周邀约3个家长到店”“线索到店转化率不低于20%”,每个指标都对应奖励 —— 比如 “线索达标奖50元/天,到店达标奖100元/周”;
公开奖励:每周一开例会时,公开上周 “线索王”“邀约王”,当场发奖金或小礼品(比如保温杯、笔记本),让员工有 “荣誉感”;月底做 “招新总结会”,给月度冠军发证书+奖金,甚至在机构门口贴 “优秀员工榜”,刺激大家竞争。
续费的核心取决于孩子在托管的学习效果和服务体验。所以激励不能只看 “最终续费率”,还要盯 “续班过程”:
先培养 “续班意识”:定期给教务岗培训 “为什么续班重要”“怎么和家长聊续费”,比如 “续班不仅能帮机构留住客户,还能让你拿到续班奖金,更重要的是,家长续费说明认可你的服务”,让他们从 “被动续班” 变成 “主动续班”;
明确 “过程指标”:比如 “每周和3个家长沟通孩子学习情况(发照片 / 说进步)”“每月整理1次孩子的作业错题本,发给家长”“续班季前,提前1个月和所有家长聊‘是否续班’”,这些动作要定期抽检或公示 —— 比如每周五检查 “家长沟通记录”,没完成的扣绩效,完成好的奖50元;
挂钩 “结果指标”:续班结束后,按 “班级续费率” 发奖金 —— 比如 “续费率 80%-90%,奖200元;90%以上,奖300元”,如果是 “老生带新生”,再额外加奖,让老师既重视续费,也愿意帮招新。
激励的根基是 “机构发展”,核心是 “帮员工成长”
最后要提醒校长:所有激励的前提,是机构有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 —— 如果机构连基本运营都困难,再高的奖金也兑现不了,员工自然没信心。所以先把 “托管服务做好”,让招新有吸引力、续费有底气,再谈激励。
同时,别只盯着 “业绩激励”,还要关注员工的成长,当员工觉得 “在这不仅能赚钱,还能学到东西、有发展”,不用你催,他们也会主动为招新续费拼尽全力 —— 这才是最有效的激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