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领取资料
免费领取资料
微信咨询
申请加盟
申请加盟
4000-400-826
控制你的情绪,而不是你的员工
2025-10-22 15:14


每天和这么多校长、老板们打交道,我深知大家的不易。管理团队、服务家长、应对检查、提升成绩……每一样都劳心费力。

很多时候,团队难带,业务难做,我们下意识地想去控制员工、控制局面,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,自己累得够呛,团队还怨声载道。

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一个小事,但却是所有管理问题根源的关键点——我们老板自己的情绪。

结合我自己的深刻教训和感悟,我想分享:与其费尽心思控制员工,不如首先学会控制你的情绪。

一个无法掌控自己情绪的领导者,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团队的心。

 

01我曾是个“火药桶”:本事不大,脾气很大

在很多人眼里,我可能算是个“成功者”,但我知道,自己一路走来,摔过的跤、踩过的坑,很多都源于一个“臭”脾气。

我以前就是个一点就着的“火药桶”。在公司里拍桌子、骂人那是家常便饭。一天发五六次火都不稀奇,手因为经常拍桌子都是红的。我觉得自己能力强、标准高,看员工做的事达不到我的要求,火“噌”地一下就上来了。心里想的是:“怎么这么笨?这都做不好?”

不仅对员工,我对家人也是如此。把最坏的脾气,都留给了最亲的人。为什么?现在回过头看,根源就在于认知的局限和情绪的失控 那时候的我觉得,发脾气是有本事、有个性的表现,能震慑住别人。

但结果呢?

情绪化的结果,就是被人看透、看扁、看厌。 

身边的能人留不住,留下的也多是唯唯诺诺、不敢担当的人。整个团队的创造力、凝聚力都被我的情绪压垮了。我虽然握着方向盘,却因为情绪的左右猛打,让车子走得歪歪扭扭,险象环生。

 

02顿悟时刻:最大的敌人,是昨天的自己

大概在我40岁那年,我的事业遇到了瓶颈,怎么努力都好像难以突破。我开始反思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有一天,我猛然意识到:“做人的高度,决定事业的高度。” 我父母是好人,底色善良,但因为认知和格局所限,一生平淡。我从他们那里继承了善良的底色,却也继承了情绪不稳、认知不高的毛病。

我虽然比父亲“本事”大点,但“脾气”和他一样大。这充其量只能算个“正常人”,绝对算不上一个“高明的人”。真正厉害的人,是“本事大,脾气小”

那一刻,我明白了,我事业上最大的障碍,不是市场竞争,不是员工无能,而是那个情绪化、无法自控的“自己” 最大的敌人,就是昨天的自己。战胜自己,就是战胜自己的情绪化。

 

控制你的情绪,而不是你的员工


 

03情绪稳定,是一个管理者最顶级的实力

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,认知水平越低的人,越容易活在情绪里。 就像小孩子,说哭就哭,说笑就笑,因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不成熟。

我们做管理,带团队,本质上是在和人打交道。而人,是情绪动物。一个情绪化的领导者,会给团队带来极大的内耗和不确定性。

1. 情绪稳定,才能带来团队稳定。
你情绪稳定,团队就有安全感。他们知道,只要把事情做好,就不会被无故斥责。他们敢于尝试,敢于创新,不怕犯错。

试想,一个员工整天提心吊胆,琢磨老板今天心情好不好,他还有多少心思能放在工作上?

2. 情绪稳定,才能做出正确决策。
千万不要在情绪激动时做任何重大决定。 决定开除谁、决定推一个新项目、决定处理一个家长投诉……所有这些,都请在心平气和时再做决策。

我人生中那些最正确的决定,比如离开报社创业、选择托管赛道、送孩子出国读书,无一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理性思考。而很多冲动的决定,事后回想都悔不当初。

3. 情绪稳定,才能赢得真正尊重。
靠发脾气震慑员工,得到的是“害怕”;靠理性包容赢得员工,得到的是“尊重”。害怕让你失去真话,尊重让你赢得真心。

当我不再动不动发脾气,我发现,身边的“敌人”少了,愿意跟着我干的老员工多了,团队的稳定性前所未有地好。

 

04给托管校长三条“控情绪”实招

道理懂了,具体该怎么做到呢?分享三条我正在实践,且卓有成效的方法:

1. 按下“暂停键”,离开现场10秒钟。
当你感觉怒火已经冲到头顶,下一秒就要爆发的时候,强迫自己停下来。 告诉自己:“现在不能说话。” 可以喝口水,转身看向窗外,或者干脆说一句:“这件事我需要想一想,我们十分钟后再谈。” 

这短短的10秒钟,能让你的大脑皮层重新工作,压制住情绪的杏仁核,避免灾难性爆发。

2. 转换视角,把自己当“老板”而不是“大家长”。
很多托管校长容易情绪化,是因为把学校当成了“家”,把员工当成了“孩子”,事无巨细地操心,一旦孩子没做好,就失望生气。

试着转换视角:你把学校当成一个“合作体”,你是总经理,员工是合伙人。 你们的关系是基于规则和利益的合作,而不是基于情绪和感情的捆绑。用制度去约束,用绩效去说话,而不是用情绪去管理。这样想,很多事就不会那么让你“上头”了。

3. 每日复盘,给情绪找个“出口”。
每天睡前,花5分钟复盘一下:“今天有没有对员工或家人发火?是因为什么事?如果重来一次,我能不能有更好的处理方式?” 不需要过分自责,只是客观记录和反思。

或者,找到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情绪出口,比如跑步、听音乐、找一位挚友倾诉。管理情绪,不是压抑情绪,而是疏通情绪。

管理之路,归根结底是一场修行。 修的不是如何控制别人,而是如何驾驭自己。当我们能够认知自己的情绪、接纳它并最终引导它时,我们就会发现,团队没那么难带了,事情没那么棘手了,整个人的状态也会变得从容而有力。

 

控制你的情绪,而不是你的员工。 当你做到了这一点,你不仅会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托管校长,更会成为一个更强大、更美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