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学习,为什么校区依然不盈利? 今天聊聊这背后的10大原因,以及如何扭转困局。让我们一起用学习破局,让每一分学费都变成财富! 01你囤的不是知识,是“无效努力”的焦虑 知识囤积≠能力提升。就像超市打折时抢购的零食,买回家却放到过期——你囤的课越多,焦虑越重,行动越少。听课不专注、学完不复习、学了不落地,这不是学习,是“知识松鼠症”。 02学完就丢?你缺的不是课程,是“炖透”的耐心 学习不是“到场打卡”,而是“思维碰撞”。我常要求团队上课交手机,为什么?因为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。你一边听课一边分心,就像用漏勺舀水,最后只能剩下一地水渍。 03学完就丢?你缺的不是课程,是“炖透”的耐心 我每年带团队复训《目标达成系统》,因为知识需要“回锅”才能入味。招生话术、家长沟通、团队管理,这些技能不是听一遍就会,而是练十遍才能熟。 04只学“容易的”?短板正在拖垮你的校区 托管是木桶,最短的板子决定生死。总部的课程从引流到上市托管全覆盖,可有人只挑“简单”的学。结果呢?引流来了100人,续费跑了90个——你的学费全砸在“漏斗漏洞”里。 05智商不够?那就用“笨功夫”碾压同行 别人学一遍能懂,我就学三遍;别人三天出方案,我就熬夜改十稿。凌晨三点的办公室灯光,比任何天赋都更靠谱。 06执行力差?你缺的不是方法,是“逼自己”的狠劲 执行力差是慢性毒药。方案锁在抽屉里,笔记堆在电脑里,借口藏在脑子里——这不是学习,是自我欺骗。从今天起,学完一课,立刻落地三件事,做不到就罚自己给团队发红包! 07贪便宜学习?你浪费的不是钱,是命 廉价知识就像膨化食品,吃再多也不顶饿。去年有个校长花19800元听我的内训会,落地三个月校区满员;另一个刷了100条免费视频,至今还在问“为什么招不到生”。 08老板学,员工懵?团队不升级等于慢性自杀 托管是团体赛,不是个人秀。今年开始,带核心团队一起听课,每周固定“知识转化会”。记住:一个人跑得快,一群人才能活得久。 09学风水算命?你离倒闭只差一个“杂学陷阱” 专注是托管的护城河。我二十年只做一件事:把托管从“小饭桌”变成“大生态”。遍地挖坑不如深挖一口井,挖出水的那一刻,所有坚持都值了。 10学习没变现?但你已悄悄“更值钱” 学习是“存钱”,不是“刷卡”。它让你谈判时有底气、危机时有预案、创新时有灵感。先让自己值钱,赚钱只是水到渠成。 结语 跳出陷阱的终极答案——把知识“用烂” 从今天起,用三个动作打破陷阱: 砍掉70%的无效学习——只学能立刻落地的课; 把30%的课程“嚼碎”——每月复训一门核心课; 每周“逼”团队做一次实战——落地比笔记重要100倍。 学习不是为了囤知识,而是为了改结局。愿我们都能成为“知识炼金师”,把每一分学费,都变成校区的生机。 10月25日-26日,晋级大会即将在昆明、西安、厦门三城同步开幕!想系统学习招生技巧、高效带班方法、团队打造秘籍,或是解锁托管行业新模式?在下方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留言 “晋级大会” 即可抢占席位!
各位校长,有没有算过一笔账:去年你为学习花了多少钱?买课、参会、买书……可校区生源还是老样子。问题出在哪儿?
有些校长上课像赶场:人在教室,心在手机。回消息、接电话、刷朋友圈……一节课下来,笔记没两行,学费却花了几千块。
“这课我学过了!”——这句话害了多少人?高考状元靠的是反复复习,托管校长却总想“一口吃成胖子”。
学了招生引流,却搞不定家长续费;会带班管纪律,却算不清薪酬成本。很多校区的困境,都是“偏科”惹的祸。
坦白说,我不是聪明人。中专学历创业,遇到过四个智商碾压我的高手。但他们教会我一件事:在托管行业,乌龟比兔子更容易赢。
“窦院,你教的招生方案真有用吗?”每次听到这话,我都想反问:“你试了几次?改了几版?坚持了几个月?”
9.9元的线上课、免费直播、百度搜来的碎片知识……你以为省了钱,其实赔了更贵的东西——时间。
你学了新模式热血沸腾,回去开会却像对牛弹琴。为什么?因为员工脑子里还是三年前的旧地图。
招生还没搞明白,就去学风水布局;薪酬绩效一塌糊涂,却研究易经管理。这不是学习,是“病急乱投医”。
有校长抱怨:“学了那么多,收入也没涨啊!” 我想问:如果不学,你的校区能挺过疫情吗?能扛住双减吗?能看懂家长的新需求吗?
校长们,2025年下半年的托管战场只会更残酷。真正杀死你的不是“学得少”,而是“用不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