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领取资料
免费领取资料
微信咨询
申请加盟
申请加盟
4000-400-826
托管校长别被 “穷人思维” 绊住!3种思维毁团队,用对方法让员工主动干
2025-11-11 12:27


托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 “人”—— 老师愿意用心带孩子、后勤愿意细心做服务、招生愿意全力拓生源,机构才能稳定发展。但很多托管校长明明想做好管理,却被 “穷人思维” 困住:总算 “眼前账”、怕员工赚太多、跟下属抢功劳,最后留不住好老师、团队没活力,机构很难做大。其实,托管行业有其特殊性(重服务、重口碑、重师生粘性),摆脱这3种思维,才能让员工拧成一股绳,帮机构走得更远。

 

一、警惕!托管校长常犯的3种 “穷人思维”,正在耗散团队

托管机构和纯培训学校不同,更依赖员工的 “责任心” 和 “稳定性”,但以下3种思维,会直接打击员工积极性,甚至逼走优秀人才:

1. “先干活再给钱,低价招更多人”:不懂 “投资员工”,留不住好老师

很多托管校长招人时,总想着招新手老师便宜,培训时怕 “投入了钱,老师学完就走”,只教 “看孩子、盯作业” 的基础流程,不愿花钱送老师学习;发工资时还会卡点:“这个月孩子出勤率低,绩效扣200”“家长没续报,奖金少发点”。真正的 “富人思维” 是 “先投资员工,再赚口碑钱”。

2. “员工赚太多了,改规则”:计较下属收益,凉了团队的心

托管机构常做 “续费激励”“招生奖励”,但有的校长定好规则后,看到员工快达标就反悔。比如年初说 “续费率超90%,每人奖2000元”,到年底老师真做到了,校长却改口:“今年成本高,奖金减半,发1000元就行”;或者招生老师招了20个新生,按规则该拿4000元提成,校长却找理由:“有5 是老客户介绍的,不算你的业绩”。

托管老师的工作很琐碎:早上接孩子、中午管吃饭、下午盯作业、晚上送托管,还要应对家长随时的咨询。他们在意的不只是 “钱”,更是 “被信任”。当校长言而无信,老师会觉得 “再努力也没奔头”,下次续费时就不会主动跟家长沟通,甚至悄悄找下家。而成功的托管校长都懂:“只要机构能赚口碑、留生源,员工赚得多是好事”—— 比如有位校长,去年续费率超95%,不仅兑现2000元奖金,还额外给每个老师发了 “家长好评红包”,今年老师更拼命,续费率又涨了 3%

3. “功劳都是我的,下属没能力”:跟员工抢功,没人愿意替你扛事

有些托管校长习惯 “事必躬亲”:家长来咨询,校长非要插话说 “我来跟,我更懂咱们托管的优势”;老师好不容易谈成一个难搞的续报,校长对外说 “是我跟家长聊了两次才定的”;开会时总批评:“你们怎么连孩子吃饭秩序都管不好?还是我来盯吧”。

托管老师的成就感,来自 “家长说‘我家孩子进步了’”“孩子说‘我喜欢托管老师’”。如果校长总抢功、否定员工,老师会觉得 “我再用心也没人看见”。比如有位老师花一周帮挑食的孩子调整饮食习惯,家长特意来感谢,校长却接过话:“是我们托管的伙食好,孩子才愿意吃”—— 老师听了很委屈,没过多久就离职了。最后校长只能自己管伙食、盯习惯,累得不行还没人帮忙。

 

托管校长别被 “穷人思维” 绊住!3种思维毁团队,用对方法让员工主动干


二、反转思维!3招贴合托管场景,让员工主动发力

托管机构重 “人情” 和 “稳定”,管理不用复杂技巧,关键是转变 “算账方式”,做好3件事:

1. 学会 “投资员工”:把 “成本” 变成 “口碑资产”

招人的时候 “宁精勿多”:优先招有1-2年托管经验、喜欢孩子的老师,哪怕工资高一点,也比招新手 “试错” 强。

培训的时候 “舍得投入”:定期送老师去学习,老师会觉得 “机构愿意培养我”,更愿意长期干;

发工资的时候 “不卡点”:托管老师工作琐碎,别用 “出勤率、续报率” 随意扣钱,而是设置 “正向激励”:“这个月没接到家长投诉,奖100元”“帮新老师带教,额外发200元”,让老师觉得 “多干一点就能多赚一点”。

2. 承诺的激励 “说到做到”:用 “信任” 换 “员工走心”

托管机构的激励要贴合 “服务场景”,定好规则就别改:

续报激励:年初明确 “续报1个学生,提成100元;续报超10个,额外奖500元”,年底不管成本高低,都按时兑现 —— 老师知道 “努力有回报”,续报时会主动跟家长聊孩子的进步;

服务奖励:设置 “家长好评奖”,每月收集家长反馈,好评最多的老师发300元红包 —— 老师会更用心管孩子、跟家长沟通,形成 “良性循环”;

如果要改规则:别单方面通知,而是跟员工一起商量。比如 “今年食材成本涨了,我们把‘续报1个奖100元’改成‘续报1个奖80元,但新增‘孩子安全奖’,每月没安全问题奖200元’”,让老师觉得 “改得合理,自己还有奔头”。

3. 把 “功劳让给下属”:学会 “放权+认可”,让员工有成就感

托管校长的核心是 “带团队”,不是 “自己当超人”:

该放权时别犹豫:比如给老师 “孩子饮食微调权限”(比如孩子过敏,老师能直接跟厨房说换菜),不用事事找校长审批;给招生老师 “老客户优惠权限”(比如老客户介绍新生,能减100元),让他们有主动权;

把功劳归给团队:家长来感谢 “孩子作业进步了”,校长要先说 “这是 XX 老师每天帮孩子查漏补缺的结果”;招生达标了,开会时要表扬 “XX 老师跟了10个家长,每次都详细讲托管的细节,大家要向她学习”—— 老师感受到 “自己的努力被看见”,才会更有干劲。

 

三、写在最后:托管校长的思维,决定机构的 “温度” 和 “高度”

托管机构不是 “赚快钱” 的行业,靠的是 “长期口碑”—— 老师愿意留、孩子愿意来、家长愿意续报,机构才能稳定发展。如果校长总盯着 “眼前的小钱”,怕投入、怕员工赚太多、跟下属抢功,员工只会越来越敷衍;但如果校长能有 “投资思维”“信任思维”“放权思维”,让员工觉得 “在这家托管干,有奔头、有尊严、能成长”,他们自然会把机构当成 “自己的事”,用心带孩子、做好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