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管班招生旺季,校长们都在想办法搞促销 —— 打折、送礼品、抽奖…… 但很多时候钱花了,效果却一般。其实,促销不是盲目让利,而是懂家长的心理。今天就分享2个超实用的心理学效应,帮托管班用最少的成本,招到更多学生。 一、锚定效应:让家长觉得 “占了大便宜” 你有没有发现?超市里的酸奶总摆着 “第二件半价” 的牌子,其实就是利用了 “锚定效应”—— 先给一个 “原价” 当参考,再抛出 “优惠价”,让你觉得特别划算。托管班也能这么玩。 1. 明码标价,对比出实惠 家长选托管时,心里总会默默 “比价”。我们可以主动给家长一个 “参照物”: 推出 “原价托管套餐”(比如含晚托 + 作业辅导 + 加餐,标价1500 元/月),再标上 “活动价1200元 / 月”,强调 “直降300元”; 有个托管班用这招:把 “单独报晚托” 定价800元,“晚托+作业辅导” 定价1000元。家长一算,“加200元多一项服务,太值了”,后者报名率提升了60%。 2. 多报多省,锁定长期生源 就像买奶茶时 “大杯比中杯只贵2元” 更诱人,托管班可以设计 “连报优惠”: 报1个月托管:1200 元; 报3个月:3300元(相当于每月1100元); 报 6 个月:6000 元(相当于每月1000 元)。 家长看到 “报得越久越便宜”,就会倾向于选长期套餐。既锁定了生源,又提前回笼了资金。 3. 加一点钱,得更多服务 家长报了基础托管后,可以说:“现在加99元,就能给孩子升级‘作业精批’服务,平时单买要200元呢!” 用 “低价加购” 打动家长。 注意:加购的服务最好是成本低但家长觉得 “值钱” 的,比如 “每周一次专注力训练”“月度学情分析”,既能提高客单价,又不增加太多成本。 二、禀赋效应:让家长 “舍不得放手” 心理学上的 “禀赋效应” 说:一旦人拥有了某样东西,就会觉得它特别珍贵。托管班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先 “拥有” 我们的服务,再促成报名。 1. 先体验,再买单 让家长和孩子 “免费体验1天托管”,包含作业辅导、加餐、小游戏。孩子玩得开心,家长看到老师负责,就会产生 “已经是这里学生” 的错觉。 有个托管班更聪明:收20元 “体验押金”,体验后报名,押金全额退还;不报名,押金也能换一张50元的托管代金券。几乎没人会拒绝 “低门槛体验”,转化率比直接推销高 3 倍。 2. 用 “抵扣” 让家长主动行动 家长一旦付出了时间或精力,就更难放弃。可以这样设计: 行为抵扣:家长连续3天在朋友圈发孩子的托管日常,报名时抵100元; 表现抵扣:孩子体验期间全勤,抵50元;作业完成得好,再抵50元; 预存抵扣:开学前预存 00元,报名时抵500元(相当于多送300元)。 这些 “抵扣” 让家长觉得 “不报名就亏了”,自然更愿意掏钱。 关键提醒:促销的核心是 “价值感” 不管用什么方法,都要让家长觉得 “不是托管班在降价,而是我抢到了福利”。比如不说 “托管打折”,而说 “周年庆给家长的专属补贴”;不说 “送礼品”,而说 “报名就给孩子申请‘成长大礼包’”。 最后记住:促销只是 “敲门砖”,真正留住家长的是托管质量 —— 孩子的作业能不能按时完成?有没有养成好习惯?餐食是否可口?把这些做好了,再配合心理学促销,招生才能事半功倍。 这个招生季,试试这2个方法,说不定能让你的托管班报名量翻一番!
分时段定价:8月1日前报名秋季托管,立减200元;8月15日前报名,立减100元。用 “时间锚点” 催促家长早做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