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旺季、节日热点一到,托管机构就开始 “卷促销”:打折、抽奖、买赠…… 花样不少,但效果却参差不齐。其实,好的促销不是 “比谁优惠大”,而是 “抓准家长心理”。今天就给托管校长分享2个超实用的消费者心理学效应 ——锚定效应和禀赋效应,再附上6种落地方法,让你的促销既吸睛又能转化,还不亏利润。 一、用 “锚定效应”:让家长觉得 “不报名就亏了” 锚定效应,简单说就是 “先给家长一个‘参考标准’,再让他觉得你的优惠很划算”。就像星巴克卖咖啡,先摆上22元的依云矿泉水,再卖27元的中杯咖啡 —— 家长对比后会觉得 “咖啡才贵5元,太值了”;再推出 “中杯27元、大杯30元、特大杯33元”,家长又会觉得 “大杯多3元多83毫升,买大杯更划算”。 把这个逻辑用到托管促销上,核心是 “先定‘高价锚’,再给‘优惠价’”,让家长主动觉得 “占便宜了”。具体有3种玩法: 1. 学费降减:突出 “原价vs优惠价”,限时限量更吸客 这种方法最直接,适合 “快速拉新”,但要注意 “别频繁用,避免利润缩水”,最好搭配 “时间、人群、数量” 限制,制造稀缺感。 学费立减:绑定节点,精准触达 别只说 “报名立减”,要加上 “特定条件”,让家长觉得 “这个优惠是专门给我的”。 阶段优惠:越早报越便宜,倒逼家长下决心 把招生周期拆成 “不同阶段”,优惠力度递减,让家长觉得 “早报名更划算,晚了就亏了”。 学费秒杀:极致低价+稀缺,制造 “抢名额” 氛围 “秒杀” 的核心是 “限时、限量、超低价”,适合 “节日节点” 或 “机构周年庆”,快速引爆人气。 2. 连报多报优惠:让家长觉得 “报得越多,省得越多” 就像星巴克的 “大杯更划算”,托管可以设计 “报得越久、报得越多,优惠越大”,引导家长 “多报课程 / 多续期”,提升单客消费。 3. 加价优惠:“花小钱享大福利”,带动新业务 在家长报名基础托管后,让他 “多花一点钱,享受超值服务”,既能提升利润,又能推广机构的 “新业务”(比如作业辅导、兴趣课)。 二、用 “禀赋效应”:让家长 “先拥有,再离不开” 禀赋效应的核心是 “人们对‘已经拥有的东西’更在意,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乐更强烈”。就像宠物店让家长 “免费带小狗回家养几天”,几天相处后,家长舍不得送回,就会花钱买。托管用这个效应,就是 “让家长先体验服务,产生‘已经拥有’的错觉,再转化报名”,具体有2种玩法: 1. 试学:“先体验再报名”,用教学质量打动家长 试学的关键是 “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托管的价值”(比如作业辅导专业、老师负责、环境好),适合 “教学质量过硬” 的机构,避免 “蹭课不转化”。有2种模式: 免费试学:低门槛体验,降低报名顾虑推出 “3天免费试学”,家长不用花钱,孩子可以体验 “作业辅导+午餐+午休”,试学结束后报名,立减200元。注意:要做好 “试学期间的服务”(比如每天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),试学结束后及时跟进家长,问 “孩子觉得怎么样?有没有想报名的意向?”,别等家长 “凉了” 再联系。 付费试学:“小成本投入”,筛选精准客户收少量费用(比如99元),提供 “1 周试学”,试学后如果报名,99元可抵扣500元学费;如果不报名,99元不退,但送1套 “学习资料大礼包”。这种方式能筛选出 “真的有需求” 的家长(蹭课的人会觉得 “要花钱,不划算”),转化意愿更强。 2. 抵扣:“用小事换优惠”,增加黏性+促进转化 抵扣是 “让家长做一些小事(比如分享、打卡),就能获得学费优惠”,既能增加家长和机构的互动,又能带动招生(比如朋友圈分享引流)。有3种玩法: 折算换取:用 “特定事/物” 换优惠,制造话题 让家长用 “容易做到的事” 折算成学费优惠,比如: 孩子期末考满分,凭成绩单可按 “1分抵2元” 抵扣学费(满分100分可抵200元); 习惯抵扣:培养 “互动习惯”,为续费铺路 让家长定期做 “和机构相关的事”,既能增加黏性,又能让家长 “觉得占了便宜”,后续续费更愿意。比如: 家长每月在朋友圈分享 “孩子在托管的学习日常”(配机构定位),可获50元学费抵扣券(每月1次,最多可抵300元); 卡券抵扣:灵活发放,刺激复购 / 转介绍发 “抵扣卡券” 给家长,让他 “下次报名 / 介绍朋友报名时用”,适合 “长期引流”。比如: 报名就送 “100元续费抵扣券”(下次续费时用); 三、促销关键提醒:别只看 “拉新”,还要注意这3点 做好成本核算:优惠别 “赔本赚吆喝”促销前要算清楚 “每一项优惠的成本”(比如立减300元,利润少多少;送作业辅导,人力成本多少),别为了拉新 “贴钱做活动”,长期下来会拖垮机构。 核心是 “教学质量+服务”:促销只是 “催化剂”家长报名后,发现 “托管服务差、老师不负责”,再优惠也会 “退费、不续费”。所以促销的同时,一定要保证 “教学质量、食品安全、安全管理”,不然就是 “一锤子买卖”。 促销后及时跟进:别让 “客户凉了”试学的家长要及时问 “体验怎么样”,报名的家长要定期反馈 “孩子的情况”,领了卡券的家长要提醒 “卡券快到期了,记得用”—— 只有持续跟进,才能让家长 “觉得被重视”,后续续费、转介绍更愿意。 写在最后: 托管促销不是 “比谁优惠大”,而是 “抓准家长心理,让他觉得‘不报名就亏了’‘报名很值’”。锚定效应帮你 “制造优惠感”,禀赋效应帮你 “降低报名顾虑”,用好这两个效应,再搭配6种实操方法,招生旺季就能轻松 “抢生源、稳老客”。记住:促销只是 “手段”,优质的服务和教学才是 “留住家长的根本”。
家长带朋友来试听,朋友试听后,家长可获100元学费抵扣券(带动转介绍)。注意:抵扣比例要合理(别太高,不然成本高;别太低,没吸引力),比如 “1分抵2元”“1000步抵1元”,既容易达成,又有吸引力。
孩子本学期托管全勤(无请假),可抵200元学费,再送 张 “全勤奖状”(鼓励孩子坚持,家长也觉得 “值”)。
家长介绍朋友报名,朋友报名后,家长可获 “200 元无门槛抵扣券”(可用于报兴趣课、托管);
节日(比如母亲节)给家长发 “50元亲子活动抵扣券”(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机构活动,增加互动)。卡券要设 “使用期限”(比如3个月、6个月),避免 “一直不用,失去效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