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领取资料
免费领取资料
微信咨询
申请加盟
申请加盟
4000-400-826
托管班留客率低?掌握这5步沟通法,让家长主动信任、愿意配合
2025-10-15 14:47


很多托管班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:明明对孩子很用心,可和家长沟通时总 “不顺畅”—— 要么说多了孩子问题让家长黑脸,要么只报喜不报忧让家长觉得 “托管没价值”。其实,和家长沟通的核心不是 “说什么”,而是 “怎么说”。掌握一套 “有温度、有逻辑” 的沟通方法,既能让家长看到托管的用心,又能主动配合,甚至帮你转介绍。以下5步沟通法,从破冰到共鸣,每一步都有实操细节,新手老师也能直接用。

 

一、第一步:先夸 “具体优点”,让沟通有个好开头

家长下班接孩子时,大多带着工作的疲惫,若一见面就被 “告状”——“你家孩子今天作业错了一半”“排队总推别人”,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:“我送孩子来托管是解决问题的,不是来听批评的”。

正确的做法是 “先扬后抑”,从孩子的具体小事切入表扬,而且要 “夸细节,不笼统”。比如不说 “你家孩子今天表现好”,而是说:

“今天乐乐吃饭比昨天快了10分钟,还主动把餐具送到收纳区,特别懂事”;

“妞妞今天写完作业后,主动帮同学整理文具,老师都夸她有爱心”;

“浩浩今天排队时没打闹,还提醒旁边小朋友‘要站整齐’,规则意识进步特别大”。

这些 “小优点” 看似不起眼,却能让家长感受到 “托管老师真的关注我家孩子”,从而带着愉悦的心情听你继续说。后续再提 “需要改进的地方”,家长的接受度也会高很多。

 

二、第二步:换个说法提 “提升点”,别把 “缺点” 当 “问题”

很多老师沟通时容易犯 “直球错误”:“你家孩子拼音总写错”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”—— 这种直接贴 “负面标签” 的说法,会让家长觉得 “孩子在托管没学好”,甚至怀疑托管的专业性。

其实,“问题” 可以换成 “提升点”,用 “正向建议” 代替 “负面批评”。核心逻辑是:先肯定孩子已有的进步,再提出 “再努力一点会更好” 的方向。比如:

不说 “孩子拼音总写错”,而是说 “孩子现在大部分拼音都能写对,要是能多巩固‘bd’‘pq’的区别,下次作业正确率肯定能再提一提”;

不说 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”,而是说 “孩子上课能跟着老师思路走,要是课前花5分钟预习一下生字词,上课会听得更投入,吸收效果也会更好”;

不说 “孩子写作业拖拉”,而是说 “孩子今天按时完成了作业,要是能把写作业的顺序规划一下(比如先写数学再写语文),效率还能再快一点”。

这种沟通方式,既点出了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,又给了具体方向,家长不会觉得被指责,反而会觉得 “老师很专业,还为孩子着想”。

 

托管班留客率低?掌握这5步沟通法,让家长主动信任、愿意配合


三、第三步:说清 “托管付出”,让家长看到 “我们在行动”

提完 “提升点” 后,一定要跟上 “托管为孩子做了什么”—— 这一步是传递托管价值的关键,能让家长明白 “孩子的问题,我们已经在关注和解决,不是只靠家长自己”。

比如结合前面的 “提升点”,可以这样说:

针对拼音问题:“我们发现孩子对‘bd’有点混淆,今天课后老师专门用拼音卡片帮他做了区分练习,还编了小口诀‘像个6bbb,像个9ddd’,孩子已经能分清一部分了,后续我们每天都会抽5分钟帮他巩固”;

针对预习问题:“今天我们在托管尝试带孩子做了课前预习,比如读一遍课文、圈出生字词,孩子反馈‘上课听着更明白’,后续我们会固定每天的预习时间,帮孩子养成习惯”;

针对拖拉问题:“老师今天和孩子一起制定了‘写作业计划表’,比如‘17:00-17:30写数学,17:30-18:00写语文’,孩子照着做,比昨天快了15分钟,我们会继续帮他调整节奏”。

说清这些 “具体行动”,家长能清晰看到 “托管不是只看孩子写作业,还在主动帮孩子解决问题”,从而认可托管的专业性,增强信任感。

 

四、第四步:提 “家长配合建议”,强调 “三方共育”

沟通到这里,家长已经感受到 “托管的用心”,此时再提出 “需要家长配合的小事”,对方会更愿意接受 —— 但要注意,建议不能太笼统,也不能给家长 “增加负担”,要具体、易操作,还要强调 “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、学校、托管一起努力”。

比如结合前面的内容,可以这样提建议:

针对拼音巩固:“您平时在家有空的话,可以和孩子玩‘拼音卡片小游戏’,比如您指卡片,让孩子读出来,每天5分钟就行,既能帮孩子巩固,还能增进亲子互动”;

针对预习习惯:“孩子每天放学回家,您可以问一句‘今天在托管预习了什么呀?能不能给妈妈讲一讲’,这样能帮孩子回忆预习内容,也能让他更重视预习”;

针对拖拉问题:“您可以和孩子约定‘回家后先完成托管没写完的作业,再玩’,不用催,就提醒一句就行,帮孩子保持在托管养成的节奏”。

这些建议都很简单,不会让家长觉得 “麻烦”,还能让家长感受到 “我们和他是队友,一起为孩子好”,而不是 “托管把责任推给家长”。

 

五、第五步:明确 “共同目标”,用案例增强家长信心

最后一步,要把沟通的落脚点放在 “共同目标” 上 —— 让家长知道 “我们和他的期待是一样的,都是希望孩子学习、习惯越来越好”,再用同机构的真实案例佐证,能进一步增强家长的信心和配合意愿。

比如可以这样说:“其实我们的目标很一致,都是想让孩子既能学好知识,又能养成好习惯。之前我们托管有个孩子,和您家孩子情况有点像,刚开始拼音也总混淆,后来家长按我们说的,在家和孩子玩拼音游戏,我们在托管也帮着巩固,不到一个月,孩子拼音正确率就从70%提到了95%,还主动说‘拼音不难了’。相信咱们一起配合,您家孩子也会进步很快的。”

“身边的真实案例”,比空泛的 “加油” 更有说服力,能让家长觉得 “这个目标能实现”,从而更愿意和托管配合,甚至主动分享孩子在家的情况,形成 “良性沟通循环”。

托管和家长的沟通,核心是 “共情+价值”

很多托管老师觉得 “和家长沟通难”,其实是没找对方向 —— 沟通不是 “汇报孩子情况”,也不是 “说服家长配合”,而是 “让家长感受到:我们懂孩子,我们在为孩子做事,我们和他站在同一阵线”。

 

按照 “夸优点→提提升点→说托管付出→要家长配合→定共同目标” 这5步来,既能传递托管价值,又能让家长感受到尊重和专业。长期坚持,不仅能提高家长信任度,还能提升续费率和转介绍率 —— 毕竟,家长愿意选择并推荐的托管,一定是 “能和他们好好沟通、一起为孩子好” 的托管。

 

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办学技巧资料,点击右方的免费领取资料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会有晋级天使发给您。